去年,部分媒体财务压力大、缩减开支,并且年轻用户越来越喜欢新兴平台,今年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路透社新闻研究所1月10日发布的《2023年新闻、媒体和技术趋势与预测》解读了国外媒体2023年发展前景和方向。
路透社新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 Newman于2022年11月至12月调研了53个国家和地区的303名新闻机构高层人员,并于2023年1月10日发布调研报告《2023年新闻、媒体和技术趋势与预测》。[1]
01
商业前景不太明朗,信心还剩多少?
现状调研:财务压力大,考虑缩减开支
调查显示,在新的一年里,近半(44%)受访者对新闻机构的商业前景有信心,但是这个数值比去年同期低得多。而37%持中立态度,剩下的19%则是信心不足。
媒体最大的担忧来自成本上升、广告商投资兴趣下降以及读者订阅量下降。哪怕是在调查中表示乐观的受访者,也预测媒体在接下来会采取裁员等降本措施。
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你们对所在新闻机构的商业前景有多大信心?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在美国,一些大媒体的决策的确反映出其商业前景不够明朗。例如,报业集团甘尼特计划继续裁掉6%的新闻从业人员,即大约解雇200名员工;《华盛顿邮报》停掉旗下兴办长达60年的纸质杂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解雇数百名员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因财政“黑洞”而准备大幅缩减开支。
有关各大媒体削减开支的报道。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数字媒体也不见得多好过。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要再解雇180名员工;而Morning Brew要裁掉14%的员工,这是一家每日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简讯的媒体。
面临财务压力的新闻机构不仅限于美国,许多欧洲媒体的纸刊订阅量下降,同样令高管们感到头疼。荷兰传媒集团DPG的新闻部主管菲利普·雷马克(Philippe Remarque)表示:“鉴于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印刷品发行障碍,我们对今年媒体商业前景所持有的信心比去年少。”而法国某家著名媒体的首席执行官则表示:“新闻杂志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订阅量都在下降,但纸的成本还在上升。”
走出欧美,其他地区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也都面临类似压力。在南非《独行者日报》担任首席执行官的Styli Charalambous表示,读者订阅带来了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慢,而广告和商业赞助的增长估计更加困难。
路透报告称,严重依赖印刷品销售或者广告收入的媒体,很可能在今年遇到巨大的困境。区域性和地方性报纸尤为脆弱,因此在一些国家,这些媒体可能更加依赖政府资助。
趋势预判:今年可能发生什么?
印刷内容减少。今年预计有更多报纸精简内容,不再每周七天出版刊物,甚至干脆取消印刷版。绿色消费主义的主张,可能会进一步让人们减少印刷品的生产和购买行为。
广电媒体数字化。去年CNN流媒体服务CNN+夭折,这表明独立的线性新闻订阅服务的前景渺茫,但预计会有越来越多广播媒体尝试将点播和直播新闻捆绑到流媒体服务中。
CNN正在将“原创”内容与美国探索公司的流媒体服务Discovery+整合在一起;而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流媒体平台ITVX正在把核心服务打造成提供不断更新的新闻消息。与此同时,也有公共广播公司表示,随着消费者转向应用程序和网站,需要考虑在未来十年陆续关闭电视和广播业务。
02
更多受众主动回避新闻,媒体如何挽回?
现状调研:多数新闻高层担忧新闻回避现象
研究机构GWI发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持续增长后,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开始减少。在欧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互联网使用率曾创下历史新高,但目前总体呈现下降,这表明人们的线上时间可能已经在疫情高峰期达到峰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可能是市场饱和的表现。不过,该机构表示,这也可能表明现在的人们在上网时感到焦虑,因此做出回避,减少使用时间。
具体到线上新闻这一块,42%的受访者表示自家新闻网站的流量出现同比增长,而58%则表示流量增长停滞甚至流量减少,哪怕过去一年有诸如能源价格上升、英国女王去世等大事件出现。
问题:跟去年对比,线上新闻流量是增多、减少还是持平?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流量减少与受众的新闻回避现象存在一定相关性。大多数(72%)受访者对2022年初就提过的一个趋势感到担心,即更多受众主动回避新闻。从2017年开始,一些国家的新闻回避现象明显更加严重,特别是受众在面对重要新闻事件时。这是因为,许多受众认为媒体报道的内容过于消极、啰嗦、不可信,给人一种无力感。
受众的心态是复杂的,他们希望记者继续报道棘手的新闻故事,但同时也希望新闻报道能给人带来更多灵感和乐趣。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绝大多数(94%)受访者认为用解释性报道(explanatory journalism)能挽回受众,87%的受访者选择了问答的形式。也有不少(73%)受访者选择了“解困新闻学”,而近半(48%)的人选择了增加对积极事件的报道。
上述形式中,解释性报道的主要文体功能是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解释性报道语篇围绕事件分析、问题解释展开,注重逻辑关系;而纯新闻报道突出新闻事实,强调客观性。[2]
“解困新闻学”则更多地把镜头聚焦于贫困、犯罪、腐败等普遍性社会问题上,并为问题提供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案。[3]
趋势预判:今年可能发生什么?
媒体让受众选择内容取向。媒体可以让受众选择是阅读更积极的内容还是相对负面的内容。英国数字媒体PinkNews就采取了类似做法,并表示最近的调查显示,大约25%的受众更喜欢阅读那些鼓舞人心的内容。
受众获取更多用于回避的数字工具。例如,Cold Turkey是一款网站屏蔽工具,可用来屏蔽掉一切引起受众焦虑情绪的内容,包括相关新闻报道。别的工具还有FocusMe,这款工具可以提醒用户停下来休息,父母能用这款工具来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而Forest则结合了自律和种树游戏——用户远离手机,树木会成长;用户还会赢得积分,为现实世界的植树活动做贡献。
03
网络平台日新月异,如何影响媒体合作?
现状调研:通过新兴平台吸引年轻用户
2022年,推特解雇了四分之三的员工,而脸书母公司Meta的股票跌了约三分之二(66%),有员工开始抱怨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痴迷于元宇宙。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遭遇了一系列变故,这些变故与数字广告增长速度放缓、苹果公司移动操作系统iOS的隐私政策变更,以及消费者对它们旗下许多产品的兴趣下降有关。
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越来越喜欢TikTok等新型应用程序,而不是推特等传统社交媒体。TikTok的快速崛起让对手感到焦虑:脸书的用户基础正在萎缩;谷歌失去了部分带来丰厚利润的流量,广告收入低于市场预期;亚马逊还担心TikTok会发展成购物和支付平台,抢走自己的生意。
脸书25岁以下用户数量下降(与TikTok对比)。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受访者表示自己现在越来越少使用脸书和推特,而是比往年花了更多精力在TikTok上。具体数据表明,媒体在今年可能优先考虑像TikTok、YouTube等视频平台,因为越来越多从业者认为使用这些平台是吸引年轻用户的更佳方式。
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你们如何选择第三方平台进行内容传播和用户互动?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趋势预判:今年可能发生什么?
脸书进一步与新闻业务脱钩。脸书正在调整自己的定位,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娱乐和商业方面,进一步远离新闻业务,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重新恢复平台的用户粘性。脸书新闻的策划部门已经被撤销,“即时文章”模式将于2023年4月关闭,最近被裁掉的一些员工就是来自脸书新闻项目或新闻合作团队。
脸书表示,用户在动态消息中看到的内容,只有不到3%是带有新闻链接的帖子,还称在不符合用户偏好的内容领域进行投资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脸书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个可能原因是,其与新闻业做生意的成本在上升。例如在很多市场,脸书、谷歌等科技公司需向当地媒体支付更多合作费用。
TikTok面临更多发展阻碍。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政府部门和公众将对TikTok的算法和社会影响进行更多关注乃至审核,例如假消息传播等。此外,预计更多人将关注TikTok的数据安全性。
04
转型仍在持续,哪些新业务更有吸引力?
现状调研:播客、新闻信和视频是发力重点
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媒体接触受众的形式实现爆炸式增长。大多数(72%)受访者表示,今年将专注于发展播客节目和其他音频产品,而69%是邮件新闻信,67%是视频。
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除了传统的网页,你们会选择多发展哪些内容?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这是因为,面对社交媒体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多数媒体高管认为在播客节目和新闻信等方面发力,是跟受众拉近距离的极佳方式。如今大众化的新闻报道太多,媒体为了突出自己,越来越注重推出更独家的内容,这样有助于留住原来的订阅者,甚至可以让受众额外为这些内容付费。
例如,英国《金融时报》在做的“尽职调查新闻信”(Due Diligence Newsletter),会提供最新的交易情况;美国Vox Media推出的“HotPod新闻信”则专注于播客业务,这些都是有望拉动增长的特色内容产品。
趋势预判:今年可能发生什么?
音频产品配音更有“人味”。美国《纽约时报》将于2023年初推出全新的音频产品,其中每个新闻报道音频的开端都是记者的声音,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这款产品推出的大背景是,许多受众听腻了没有“人味”的人工合成语音。
不过人工智能配音也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可以高度精准地模仿记者的声音。挪威《晚邮报》最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复制了其播客节目主持人的声音,而南非新闻媒体News24也使用一位著名演员的声音来训练其新闻报道系统。
播客节目的广告策略进化。就数量而言,播客节目可能已经达到了饱和点,但就收入而言还没有。美国互动广告局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美国的播客节目广告收入将翻一番,达到40亿美元。这主要与更好的广告技术有关,而不是更高的收听数据。
如今,美国的大多数播客节目广告都是动态插入的,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位置以及内容类型安排广告。在英国,像《新闻代理人》这些热门播客节目也应该要跟上潮流。然而,日益增长的广告密度和个性化不足的广告可能会破坏受众体验。预计今年,“无广告”付费选项将成为播客服务的标准组成部分。
05
ChatGPT刷屏,AI在新闻业的应用畅想
现状调研:AI对于媒体机构的覆盖空间还很大
2022年末,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刷新了人类对于“AI+内容”的应用认知。它会讲笑话(但经过训练,不会讲涉及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的笑话),会为电影或书籍设计情节,会写计算机代码,甚至还会用几句话总结新闻业面临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ChatGPT是自互联网发明以来最大的技术进步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趋势的体现。在这一趋势下,计算机不仅可以通过几个文本提示创建文字,还可以创建图片、视频,甚至虚拟世界。
除了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还有别的用处。例如,现在新闻机构经常使用人工智能转录工具,丹麦媒体公司Zetland就开发了一款专门服务记者的语音转换文字工具,甚至可支持小众语言转录。
有人则希望AI可以帮助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改善内容推荐,以增加用户粘性。Sophi工具由加拿大《环球邮报》开发,是一款网页自动化工具,能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由人工智能驱动的Sophi工具也能用于管理内容分发任务,如优化新闻标题和选择最佳的发布时间。
就内容推荐而言,大约四分之一(23%)的受访者表示,所在机构现在经常使用人工智能技术;5%受访者称,人工智能技术是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报道推荐方面的应用程度如何?图片来源:路透报告
趋势预判:今年可能发生什么?
广播电视媒体大量尝试虚拟主播。Deep Brain AI等科技公司与电视台在虚拟AI主播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现在一些亚洲主流电视频道已经开始定期出现由AI主播负责的新闻节目。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也在使用这项技术来创新节目、节省成本、提高影响力。
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更严格。AI仍是一把双刃剑,例如换脸技术就可能被用于制作未经本人同意的色情作品,用于欺诈他人并导致更多假信息出现。在监管方面,欧盟正在提出《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将禁止那些“不可接受的”侵犯人们基本权利和人身安全的应用程序。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负面影响,新闻业可以率先透明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预计更多媒体会针对这方面制定出道德准则,涉及从照片处理到版权等关键领域。
参考链接:
1.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journalism-media-and-technology-trends-and-predictions-2023#header--12
2. 端木义万. 解释性报道的文体功能及语篇结构特点[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21-24.
3. 徐冠群. 新闻实践的转型:解困新闻学的兴起、发展与未来[J]. 东南传播, 2020(02): 43-47.
作者丨甄敏
来源丨全媒派(ID:quanmeipai)
版权所有:深圳市世通社海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2 - 2023 Stones_PR.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07398号 世通社,国际诚信企业联盟认证成员 友情链接:http://www.stones-pr.com/
木门
集成灶
名创优品
重庆火锅
护坡砖 九华山攻略
制氮设备
上海emba
烧结砖
展厅设计公司
水上乐园设备
隔膜泵 集成灶十大品牌
洗车机
翰府木门
可行性报告
西服定制
工业铝型材
企业宣传片
泰国试管婴儿
杭州代理记账
内刊设计
上海模特
电能表现场校验仪
橡胶密封条
评估公司
收购IC
地板十大品牌
金属检测机
水热合成反应釜
实木地板
测功机
除湿机
充电桩
高频退火机
5052铝板
电动车充电站
仿真动物
实木地热地板
医院设计
塑料检查井
中医推拿
上海保安公司
鳄鱼养殖场
双面胶带
冷风机
荷花苗
远传水表
三维扫描仪
桐庐旅游
钢格板
计量泵
油罐
木塑地板
集成墙面厂家
杭州注册公司
南京甲醛治理
广州租车网
二手设备回收
南京刑事律师
重庆火锅店加盟
珠海注册公司
太阳能路灯
压滤机
南京灯箱厂
香港活石学院
钕铁硼
玻璃钢
卫生间隔断
进口轴承
铂铑热电偶
宣传栏
日本NSK
生物质颗粒机
北京律所排名
深圳画册设计
合肥办公桌
企业展厅设计
防腐保温
桐庐农家乐
工业设计公司
安吉农家乐
鱼苗批发
上海广告公司
新加坡管理学院
天野喜孝
巴黎奥特莱斯购物
海外置业资讯
儿童营养
出口保理
|
深圳市世通社海外传媒有限公司
Shenzhen Stones_PR Global Media Co., Ltd.
法定工作日
400-865-8806